今天(6月8日)是第十二个世界海洋日。今年的活动主题是“?;ず焓髁?保护海洋生态”。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,我国持续加大红树林资源?;ば薷戳Χ?,全面恢复提升红树林湿地生态功能,20年来红树林面积增加7000公顷,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。目前我国55%的红树林湿地纳入?;し段?,远高于世界25%的平均水平。
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、亚热带海岸潮间带,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,在净化海水、防风消浪、固碳储碳、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,享有“海岸卫士”“海洋绿肺”等美誉,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的栖息地,鱼、虾、蟹、贝类生长繁殖的场所。
据介绍,我国红树植物有37种,分布在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福建、浙江等省区。从趋势上看,全球35%的红树林已经消失,目前还在以1-2%的速度减少。我国红树林面积总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。20世纪50年代,我国红树林面积约5万公顷,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,红树林遭受了较大破坏,2000年减少到2.2万公顷。随着近20年各地?;ひ馐都忧?,?;ば薷戳Χ鹊募哟?,2019年我国红树林面积增加到约2.9万公顷。
目前,我国已建立并不断完善红树林保护国家法律制度体系,出台了《森林法》《野生动物?;しā贰痘肪潮;しā贰逗Q蠡肪潮;しā返榷喔鲇牒焓髁直;び泄氐姆煞ü?,全面强化了红树林?;ば薷垂ぷ?。2018年,国务院颁布了《关于加强滨海湿地?;?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》,对围垦占用包括红树林在内的滨海湿地作出严格规定。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福建、浙江等省区,还制定了地方湿地?;ば薷粗贫仁凳┓桨福鎏耸〖妒乇;ぬ趵魅妨撕焓髁直;つ勘耆挝?。各地各部门通过编制实施中长期规划和专项规划,开展了红树林资源调查、?;ば薷?、科研监测、科普宣教等工作,加快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和?;ぬ逑到ㄉ?。已在红树林分布区域建立了52个自然保护地,使55%的红树林纳入保护范围。
同时,我国不断强化科技支撑,组建了国家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和全国湿地?;け曜蓟被?,开展红树林?;ば薷吹南盗锌蒲а芯亢图际豕ス?,着力解决红树林造林成活率低、病虫害严重等难点问题。已制定红树林行业标准5项,指导地方出台标准8项。据介绍,我国红树林研究位居世界前列,全球发表红树林学术论文最多的5家单位有4家在中国。